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艾亚(Chetan Ahya)5月31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对亚洲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2023年将是该地区通胀迅速放缓、增长表现优异的一年,中国的GDP增速更是有望达到5.7%。
文章分析称,亚洲经济体在本轮周期中的内需潜力被低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不同,亚洲并未面临严重的通胀,因此利率也不会剧烈波动。归根结底,摩根士丹利与投资者的观点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和印度的增长评估上。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资料图)
文章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将更多地由消费推动,而消费是逐步恢复的。也就是说,在服务业实现就业增长进而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之前,复苏将先由中高收入消费者来支撑。与此同时,在商品支出趋于正常之前,经济反弹主要由服务支出来推动。事实上,这正是亚洲其他经济体在2022年所经历的。
4月数据显示服务消费出现了反弹,这一情况已经持续到5月,体现在五一假期的旅行和消费数据中,其中包括国际旅行的增加。随着复苏稳步推进,商品消费预计也将在不久后有所改善。5月初,汽车销售和家用电器等耐用品消费中已经释放出初步的积极信号。
投资预计不会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不过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效应将在2023年减轻。随着更多项目的启动,房地产销售将再次回升,这将有助于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FAI)的改善。
亚洲贡献率遥遥领先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印度今年的GDP增速预计将达到6.2%,不过投资者担心其经常账户赤字会成为周期性复苏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印度的国际收支动态已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首先,服务出口迅速发展支撑了印度的经常账户余额。未来18个月,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低于2%。
其次,投资者似乎低估了印度一系列强有力的供给侧改革,比如引入统一的商品和服务税、降低公司税、推出与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政策制定者已经将公共资本支出与GDP之比提升至18年来最高水平。这种改革势头与健康的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一道,正在推动私营资本支出的强劲上升。
文章最后指出,凭借强劲的内需,亚洲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其增长差距将升至460个基点,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至2024年,亚洲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80%,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